宽基还是窄基?底部区域谁更有价值?

  底部四分类     |      2024-09-09 08:08

  

宽基还是窄基?底部区域谁更有价值?

  回到当前★■,或又是回到熟悉的剧本——“价值搭台,成长唱戏”★★■。一方面,中期视角下★★■■★■,无论是外围环境里美联储进入到降息通道,还是内部环境里,货币政策为稳增长护航,利于成长的流动环境大概率具备。而产业趋势也在路上◆■◆◆,无论是相对遥远的人工智能商业化■■◆★,还是可感可及的汽车智能化,新兴产业趋势已在积聚。另一方面,短期而言,压制市场风险偏好的点在于对国内宏观基本面预期的迟疑。后续市场风险偏好的改正一定在于预期的修复◆◆★■,而随着经济预期的修复★★◆■■,与经济相关度更高的价值板块有望率先回暖★■◆◆★,科技成长则值得中期关注。

  聚焦于当前◆■■★◆,从真实的资金流入情况来看,ETF对宽基的偏好大于窄基。自2023年10月下旬以来◆■★★◆◆,ETF一直呈现出逆市加仓的状态。其中■★★■◆★,截至2024年1月5日◆■★◆★,宽基ETF份额累计增加506亿份,流入份额较多的指数分别为沪深300、科创50、上证50★◆★■■◆、创业板指;而行业ETF仅增加103亿份◆■◆,行业里面◆■★■■★,流入资金靠前的是医药生物和非银,或代表了一定的资金选择。从背后的逻辑看,一方面是相较于市场,这两个行业的估值回落至更低的位置■★★■■◆,另一方面,从行业本身的逻辑来看,盈利周期有望见底反转。

  布局期◆■■,宽基性价比更高■◆■◆★★。从过往历史经验看,逻辑主要在于3点:一是◆◆■★★,市场底部前一个月和见底反转的后一个月■◆■◆■■,表现好的行业基本没有显著相关的关系★★◆■。换句话说,普通投资人很难把握住究竟哪个行业会在反转初期跑的最好★◆★◆★■;二是,在反转前的磨底震荡期,拿着宽基的体验优于押注单一行业。从下表中,可以清晰看到★■◆◆■,单一行业的下行波动率远大于宽基指数;三是■■,在市场见底反转后的初期,宽基指数大部分时候能跑赢行业层面的平均水平,甚至有时候能跑到行业前列的位置,典型在2019年1月、2015年8月、2012年12月市场见底反转后一个月的表现里,沪深300跻身市场前列◆★。

  ①宽基指数比某些时刻历史底部更低■■,而曾经的底部也有着当时困扰情绪难以解决的问题:从直接的估值数据看(PE TTM)■■,沪深300◆★■◆、上证指数★■■◆★■,估值比2005年7月、2008年11月■■■★■、2015年8月的估值还要低★◆★■■◆;中证800,估值比2005年7月、 2015年8月的估值更低■◆◆◆★;深证成指比2015年8月估值更低;而创业板指则全面低于前面4轮底部的估值◆◆◆■■。

  回顾近十年成长价值轮动的历史,成长和价值彼此占优的市场条件有迹可循。每轮成长大牛市基本是由宏观流动性宽松+中观产业景气结合演绎而来;反之,政策、流动性边际收紧■★■、经济环境较弱下价值风格更受青睐◆★■■。

  一边是,人性里自然的情绪流露◆■◆■,始自于2021年2月的调整◆◆■★★,消磨着投资的热情和耐心;另一边是■■◆,资产配置的逆向思维,艰难的另一边也是未来的机会。而底部的相信,是坚定那些被历史验证的共识★★★◆。面对复杂与担忧,过滤情绪,因势而谋,是一件难而正确的事◆◆。

  ②成长股跌出了“价值”的估值:很多行业估值逼近“腰斩■◆★◆■■”,甚至更多★■■■。典型如曾经的成长股课代表“电力设备(主要是新能源)”,由2021年2月的50.2倍下跌至16.35倍,医药生物由45◆◆★★★★.65倍下降至27.53倍。很多价值股★■★★,则变得更加“价值◆★■”。

  牛市趋势里,窄基更有爆发力。从逻辑层面来看★◆■◆,当牛市趋势确立后,市场一般会遴选出该阶段的主线■■★◆★,在交易层面有明确的趋势性。而从过去几轮牛市来看,被市场选出的主线收益显著高于一般的宽基指数,基本是2-3倍的超额收益★◆◆■◆◆。因此,牛市趋势确立后,跟随市场主线选窄基。

  从中期的逻辑看■◆,无论是美联储加息周期终结进入降息通道,还是国内经济的修复■★◆◆,一定是引导A股上行的两股力量。前途是光明的,但过程是曲折的■■■★★◆。一方面,在美联储2023年12月议息会议后,市场抢跑降息预期,美国10年国债收益率从5%快速下行至3.8%■■◆★◆,短期维度下显然过于乐观,近期市场预期在修正★■◆,美债利率有所反弹◆◆;另一方面★★★◆◆■,自2023年7月24日政治局会议后★★,“稳增长◆★★”政策密集出台,但政策效用尚未显著显现,需要一定的时间。对于2024年经济目标的制定和财政的预算安排,是市场观察等待的点。而当前对政策执行和效果的期待基本尚未反馈在股价上★★★■,2024年3月是关键验证期★★■◆◆■。